首页 > 其他类型 > 五零老友记 > 第 31 章

第 31 章(1/1)

目录
好书推荐: 惹火小农妻:哑夫,太腹黑 快穿之宿主快吃药 我愿未曾遇见你 穿成假的白月光 老夫少妻的互撩日常 不止心动 爱情操盘师 我被撒狗粮长大的 她的意中人 契约婚宠之枕上暖萌妻

傻子,也不想家里人成为傻子,可不是没办法吗?没有大夫,离镇上又远,这都是得靠命!

因着有这例子在,他们听到大夫才会这么激动,这下好了,不用怕成为傻子了。

当下都暗暗决定,晚点下工后要去看看,看看这大夫长啥样,真能治好病不?

第21章

有了村里壮汉的帮忙, 那堆行礼几乎不需要他们费什么力气就拿回去了。

等到邹茜玲他们回到原先那栋房子, 周红带来的婶子们已经手脚利落地将房子打扫得差不多了, 蜘蛛网灰尘都弄得干干净净, 这样一整,屋子看着都齐整许多。

见到邹茜玲他们回来, 都好奇地伸着脖子看。托周红的宣传, 她们都知道邹茜玲他们是从东晨那边过来的, 为了躲避想要谋夺财产的亲戚才千里迢迢赶来,也都知道这些都是读书人, 有文化。现在看看,一身衣裳干净又整洁,半点不见风尘仆仆, 身材也不像那种饿的不行的,脸蛋白白嫩嫩,看着就养的不错,还有那说不出来的气质, 瞅着就像个城里人,半点不像他们这山沟里的皮孩子。

当然除了观察到这一些的时候,也在想着究竟哪一个才是周红口中那个会医术的, 可是lún流着瞧了好几个来回, 都没觉得哪个是会医术的, 这脸也太嫩了吧?在他们印象中, 就没这么小的医生, 难不成是骗人的?

想要问一问, 但是又不熟,不好开口。

邹茜玲一开始的时候就猜到了众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她也不急哄哄解释,有时候太上赶着去解释反倒还让人不信了。反正日子还长,只要本事在,疑虑自然会消失。

“婶子们好,感谢婶子们的帮忙了,来尝尝这淮山卷,在百货大楼的时候瞧见了就买了,大家尝尝,招待不周啊。”张思乐自动自觉解开包袱拿了一大包淮山卷,用白rou淮山加了紫苏草汁做成的馅,蒸熟后再用面粉做成面皮裹好拿去炸,加了白砂糖,又香又甜。

这是他们自己做的,但是说是买的也有人信,说是自己做的可能还没什么人信,毕竟现在这年头油难得,面粉这些也贵,耗那么多面粉和油来做这个不能当主食的甜点,那真是要被当作败家子的。

没办法,邹茜玲他们野猪杀多了,猪油多。

张思乐之前做了一大堆,天天抱着当零嘴吃了许久,现在也不介意大方点用来做收买人心的活。

那些婶子忙说“不了不了,就打扫个卫生,这我们常干,用不着感谢,这么好的东西还是你们自己留着吃吧。”嘴上是推拒,可眼睛却是放在她手上的那一大包用油纸包着的淮山卷上,炸得金金黄黄,隐约看见油光,那得多香啊,闻着就快要绷不住咽口水了。

“那可不成,婶子们打扫卫生那是辛苦活,甭客气,总得让我们表示一下感谢,不然以后可不敢让婶子们帮忙了。”张思乐会说话,带着婴儿肥的脸蛋看着就喜庆,笑起来让人觉得很亲近,天然就具有吸引力,是很容易获得好感的。

好话说完,还动手塞到各人手上,让她们都尝尝,还叫他们不要客气,每人又塞了两根让她们吃不要客气。

除了要交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觉得打扫卫生这活确实辛苦,人家肯来帮忙弄得这般整整洁洁干干净净,那就值得真心感谢。

而这一边行礼放完,顾一辉也跟张思乐一样拿了另一大包淮山卷出来给帮忙抬行礼的,搬行李的汉子推了下没推成,见他真心实意,也不扭捏,爽快接过。

“今天感谢大哥们帮忙,以后我们姐弟几个就要在这里生活,还要请大哥们多多看顾一下了。”

“行,你小子有事尽管过来找我,别的没有,还有把子力气干活。”

“就是,干点重活是没事的!”

看着他俩跟大叔大哥婶子们交流良好,邹茜玲表示十分满意,嗯,以后还是让他们来主‘外交’吧,前些时候可没累死她。

交流完感情之后张思乐还很贴心地让他们带几块淮山卷回去,刚刚看到有些人尝了口没舍得吃下去,估计是想留着给家里人,既然他们这样真心实意帮忙,那也不扣索,将淮山卷分了出去,这一举动获得诸多好感,大哥们就不说要来帮忙修葺屋顶这类的了,婶子们也告诉他们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洗衣服可以到夕阳河那边去洗,挑水到村里那棵大榕树下的井里挑,去村里食堂吃饭的时候要一下工就去,晚了的话菜就少了。

他们村也有办大食堂,不敢不办,上头都发话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敢放肆吃,但开春以来村里粮仓的粮食就没那么多了,看粮仓的是村里lún流来,粮食多少的变化大家都可以看见,于是大部分人就要求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煮太多浪费食物。村长周大平也忧心这事,见有人提了,就顺势开个会,大人小孩壮劳动力老人吃多少都定量,没有多,大家都一样。

当时有人不同意,并不是所有人都关心长远些的事,尤其是那些爱占便宜的货sè,吵吵闹闹不肯来着。

后来还是老村长和村里其他老一辈的人出来主持会议,大家才肯通过。不说别的,村里大多都是姓周的,同族兄弟姐妹,哪怕上头站的不是亲爹亲爷爷,往上数一数都是带着血缘关系的,农村人特注重血缘这关系,也重孝,不敢随意顶撞老人。而那外姓人许多都是在老村长的支持下才能在这安家落后,那恩情也是不能忘的。

更何况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既然连老一辈都认为要限量要未雨绸缪了,那还是听听吧。

至于说要解散大食堂?那周大平可不敢出这个主意做这个主,已经两次连续被批评了,再来解散大食堂,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麽?上头都把政治文件拿出来了,那就是国家的话,得听。

因此开春后的村里大食堂都是每人定量来,煮饭的也不敢多煮,多煮造成浪费了,挨骂事小,被撸了工作事大,可有不少人盯着大食堂煮饭的活的。而且农村人其实对粮食也是珍惜的,看到村里粮仓粮食不多了,也得省着来,多试过几次,就能估摸出要煮多少了。

不过总是有一定差值在的,去的晚的人有时候就没多少菜了。

邹茜玲是不想去村食堂吃饭的,但是入乡随俗,不能太特立独行,否则容不下去,这村子不是说你只要交好村长这些干部就成了,你还得跟村民也有交往,不然人家对你就没认同感。接下去还有十年动荡期,无根无萍最容易被弄倒,所以要事先打好关系。

一步一步来,他们总能让这村子认可的。

村长周大平和周红是最后两个走的,也没别的事,就是关心那看病的事。

一开始听到会治病那很高兴,都没仔细问什么,结果看到梁晓雪,觉得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大一样,怎么说呢?还是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的观念,会治病的通常年纪也是大一些,像梁晓

目录
新书推荐: 理科学霸的古代研究日常 离婚后我成了万人迷 互相装穷后我们结婚了 爱豆不吻我就会死 银手指修尸手册 意外降雨 星际之水中央 恃宠而婚 男朋友和亲哥我选谁 两界倒卖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