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春暖花开,共图徐州(1/1)
建安七年,春。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欣欣向荣之意,溢于言表。
那么之所以说则是因为,今天有人的心情非常好吧。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
大殿之上,一人走来走去,走来走去。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最终停了下来。
“哗!”
随后一封诏书被扔在了桌子上。
一时殿内鸦雀无声。
却见刃心放下了手中的诏书后,又放眼注视向了下方的群臣。
此刻吕玲绮,高顺,陈宫等人全部都在。
而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容,到了现在,刃心也差不多都熟悉了。
这个时候,刃心的目光已经没有从前那么清澈,相反,多了些虎狼狮豹一般的锐意。
这样的刃心令大多数人害怕。
此时的刃心身上穿的也不是多么华丽的衣服,相反依然还是一身戎装。
那头,刃心再度询问其他人的时候,下方的群臣虽有议论,却大部分都是赞同,而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尤其是在武将这里,基本上都是一致赞同,这也说明吕玲绮和高顺如今对于这些人的影响力。
结果就是,到了最后,也没有人说出个所以然来,自然就相当于所有人默认。
“既然没有人有意见,出兵方面就按照玲绮说的去做。”
可刃心说到最后,却还是又道。
“军师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刃心,高顺,吕玲绮刚才都有提到,却唯独没有提到陈宫,意思自然很明显。
“需要在下留守?”
陈宫当然知道,他接下来的任务,无论是刃心,还是吕玲绮,都是希望他可以尽快摆平河北内部的事情。
至于打仗,此时河北平定,已无战事,接下来对外战争的事情交给吕玲绮和高顺就可以了。
防守和进攻还是两码事。
因此之前防守边境的陈宫,这一刻令他镇守河北大本营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刃心可用的人,也只有陈宫一个人。
“有劳军师了。”
刃心则是笑道,他现在倒是不担心陈宫还有什么其他的心思,在河北其实他一个人如果单纯想折腾,他已经折腾不出什么动静来。尤其是陈宫心里明白,现在而言,刃心才是他的救命稻草,刃心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兔死狗烹,他的下场绝不会比现在好。
“定不辱君命。”
陈宫低头应道,刃心则是会心一笑。
至此,大致的决策已经决定。刃心这边兵分两路,一路由吕玲绮带领去往徐州支援孙权对曹操部进行两面夹击,另一路则由刃心和高顺带领进犯兖州,意图对曹操形成两面压力,令他顾头便顾不了腚。
吕玲绮和孙权图徐州。
刃心这边,则自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被曹操抢走的徐州,刃心却要从其他地方找回来。
毕竟现如今的刃心已经不会在意徐州的最终归属到底是曹操还是孙权。
那个四战之地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地方,对于现在的刃心来说,更是如同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之前是没办法,而现在有的选择,他当然不会对徐州有什么执念。
刃心刚开始来到河北的时候,的确是带来了徐州的许多旧部。
可现在,刃心主要用来治理整个河北的内部班子已经发生了转变。
由徐州本部转换为了冀州系,徐州所占的比重,现在其实已经非常低。
陈宫和高顺本来不是徐州人士,固然在徐州被曹操攻陷之后,也陆续有一些人从刃心这里逃回到徐州。
却也已经不太会引起人的注意,刃心也就姑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阻拦他们。
说到底人各有志,刃心倒也没有想过赶尽杀绝。
想要回到那个四战之地的人,也终归是少数。
且政治,实际上就是这么无情。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没有永恒的朋友,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要利益相同,与虎谋皮,也未尝不可。
刃心在某种程度上的“过河拆桥”,以及孙权说翻脸就翻脸的叛变联盟,包括曹操的乘火打劫,都是不得而为之,到了这一步,刃心这里思考问题的角度早就已经产生了变化。
不是以道德来衡量应不应该这么做,而是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这样的一种转变。
包括陈宫和高顺,以及吕玲绮,三人的部下现在也基本换了一茬。
也因此,为了不出什么大乱子。
现在三人的决定往往在很多时候也有会有一部分身不由己的因素。
这差不多是将袁绍曾经面对的问题,同样的转移到了刃心这里。
河北四州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但这样的强大在同时,往往也含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