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倒霉的徐青松【求收藏,求推荐票】(1/1)
可谭思动从哪给他们变出一个证据来。
俗话说的好,捉贼捉赃,捉奸要捉双。
你官府红口白牙说是有前朝余孽,那你就将那个人找出来。
或者拿出有力的证据来,否则辜负了民心,百姓自会有所动静。
老百姓上当受骗一次以后,再加上异象的蛊惑,说不定还真会引发一场民变。
此法虽好,但却是一种饮鸩(zhen)止渴的办法,只能够解燃眉之急。
既然百姓都告知了,皇帝自然也再不好隐瞒。
接到李玉堂书信的当天,谭思动就将最近发生的事以及他采取的措施都上奏给皇帝。
并且着重提及萧君浩,禀明萧君浩的建言、作保之功。
可见,谭思动对萧君浩还真是不错的。
也不知萧君浩知晓会是感激谭大人的举荐之恩,还是怨恨谭思动这老狐狸将他也拉进这个旋涡里。
不过,想想萧君浩如今做的事。他都已经被李玉堂那只狐狸给拉进去了,也不差谭思动再卖他一次。
当谭思动夸耀李玉堂时,徐青松脸上一阵羞红。
知府当着他的面夸李玉堂,这不是在赤果果打他的脸嘛。
和人家一对比,他的无能就暴露在阳光底下。
奈何人家李玉堂管辖的县城内不仅没有出事,反而人家县城出了一个奇智少年帮助其出谋划策,安定民心。
这种事还真是羡慕不来,谁让如今仁医萧公子的名声遍布云林。
百姓一听是萧公子要求官府公布真相,并且亲口作保。
古木县的百姓就将五县异象当做笑谈,恢复平静生活。
李玉堂一封书信,谭思动一声令下,官方行动,就平复了其他县城百姓的惊慌情绪。
现如今不仅仅谭思动对李玉堂、萧君浩有好感,整个云林府的县令都感念李玉堂、萧君浩的这个恩情。
真是货比货该扔,人比人该上吊了。
再想想给自家衙门扔臭鸡蛋、烂菜叶的本县百姓,徐青松是泪流满面。
“大人,钦差大臣不知道多会会到?”徐青松恭敬问道。
谭思动上报朝廷的事已经告知五县县令。
按照以往的惯例,此等大事必会派钦差到访,故徐青松会有此一问。
“圣上知晓此事,必然会龙颜大怒。
圣上派钦差来查访此案,尔等必要在钦差大人来临之前安抚好民心。
否则,百姓冲撞了钦差,后果你自己想。”谭思动冷声道。
听到谭思动的话语,徐青松冷汗直流。
暗恨自己上辈子造了哪门的孽,怎么什么倒霉事都让自己给碰上。
幸好徐青松急中生智,计上心头。
对谭思动尊声道:“大人,下官倒有一计,可安抚民心。”
“哦?你说来听听。”
“我们是否可以请萧公子出面来安抚百姓?
萧公子如今在云林府的名声可谓是如日中天,他的仁医之名流传四方。
而在古木县更是成为百姓的代言人,云林百姓提起此人哪个不是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声圣贤仁医。
有萧公子出面,起码可以在钦差来时,使百姓的情绪能够稳定下来。”
徐青松谏言道。
“呵,还以为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原来还是打那小子的主意。
不过,你说的言之有理。
其他县城百姓听说是萧公子作保,一个个便不再闹腾了。
这小子在云林府还真是深得百姓人心,若有这小子亲自出面,应当可解决五县之危。
你等着,我这就休书一封给李玉堂,让他将萧公子带来。”谭思动拿起笔就准备写信。
徐青松看到谭思动提笔,他是大松了一口气,可算是将眼前的危机给对付过去了。
但一想到自己兢兢业业这么多年,都不如外县的一个少年有信誉,他真是郁闷的想吐血。
“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
“谁呀!我不是说了嘛,没有要紧事不准打扰我。”
徐青松本来就憋了一肚火,如今正是谭思动提笔写信之际,这敲门声可不就是格外的刺耳。
徐青松含怒走过去,满脸通红。
他决定要给敲门的那个人一个教训,顺便泻泻火。
打开房门,徐青松张开嘴正要倾泻。看到门外的人,又把到嘴里的话给咽下去。
“徐大人,多日不见,可别来无恙呀!”来人满脸笑容,给人如沐清风的感觉。
徐青松只感觉一口气堵在心里出不来,难受至极。
本就通红的脸上,如今已经转变成青紫之色。
“咳咳咳...”一连窜的咳嗽从徐青松嘴里发出。
“徐大人,您这是生病了?看这脸色如此差劲,怎么不好好保重身体呀!
幸好,我带着神医。孙神医您快看看,徐大人这是生的什么病。”
此人声音中有些着急,犹如徐青松得的是不治之症般。
来人身后跟着一老者,老者听到来人的话后,急忙抓住徐青松的胳膊,察颜把脉。
徐青松听到此人如此言语,咳嗽的就更加剧烈。
“徐大人刚才还不是好好的,这是怎么啦?”
谭思动听到动静,放下笔走过来一瞧究竟。
徐青松敢拿自己性命担保,来人绝对是故意那样说来气他的。
虽然那人语气充满担忧,但脸上哪有一点点担忧之色,分明笑成了一朵雏菊。
还真把他当瞎子玩了,这个混蛋。
瞧他那幸灾乐祸的样子,徐青松是越看越气。
但一想到一会要求到此人,他就压下心里的火气。
“诸位大人,徐大人此症乃是急火攻心所致,肚子里有郁气,导致面色青紫。
不过并不碍事,只需吃几服祛热解火的药,便可痊愈。
徐大人这几日劳心过度,心脉有所损伤,还望徐大人能够调整心态,如此才能更快痊愈。
家师曾言: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身体机能是否可以正常运转。
一个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极为重要的,还望大人谨记。”孙神医诚恳说道。
徐青松接过谭思动递的茶杯喝了几口茶水,可算是缓过来,终于不咳了。
“多谢孙神医指点,徐某受教了,定会注意。”徐青松举手谢道。
“大人您客气了。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师尊常常教导吾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吾自当铭记师尊教导。”
孙神医谦虚温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