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檀郎 > 71.贵嫔

71.贵嫔(1/1)

目录
好书推荐: 佣兵天下 重生后我嫁了未婚夫的皇叔 秘密花园 重生农门小福妻 皓月当空 被大佬们团宠后我野翻了 重回1990 最豪赘婿 万界淘宝店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长公主今日打扮得光彩照人, 与宾客见礼时,笑意盈盈。

贵客总是比别的客人来迟一步。

最先入府的, 是王绪。他与桓鉴夫妇同来,见到公子, 笑眯眯地行礼。我看看周围, 桓瓖不曾来,许是今日在宫中当值,不得离开。

说实话, 我着实有些怕他不分时候地让我给他透露长公主行踪。

虽然他开出的条件甚为诱人。每当想起, 我都不由地心底发痒。

这时, 门外又是一阵人头簇拥, 却是宁寿县主来了。

她身姿婀娜,在几个女官的随护下, 款款行至长公主前, 笑意盈盈。

“蒙公主相邀, 原该家登门贺喜。可惜父王、母后和世子在国中不得前来,唯有妾一人登门,代父母敬奉薄礼, 还望公主笑纳, 勿弃为幸。”

长公主笑得和气, 看着她道:“不过寻个由头办个家宴,县主这般客气作甚。”说罢, 叹口气, 对身旁的杨氏道, “县主如今一人在京中,必是孤寂,想想便教人怜惜不已。”

杨氏笑道:“正是。这些日子我怕她寂寞,常说要带女儿们到王府去与她作伴,可每次去,她都在学堂。再看阿嫄她们,日日只知玩乐,实教我等惭愧不已。”

一旁的沈嫄闻言,嗔道:“母亲怎又来说这些……”

长公主笑起来,亲切地挽起宁寿县主的手,入席而去。

城阳王与桓府的关系一向甚善,有时也会到桓府来。今日他穿着一身寻常衣袍,恰似往日来做客一般,清爽利落。

“太后和母亲闻知元初之事,甚为欣喜,特备了些贺礼,也教我带来。”他对长公主道,说罢,让身后内侍将礼物鱼贯呈上,各sè锦盒堆得似小山一般。

“太后与贵妃真是,也不是外人,何必如此破费。”长公主嗔道,面上却喜笑颜开,令仆人收下。正说着话,长公主的内侍来报,说平原王来了。

众人看去,只见平原王正入府而来,一侧跟着桓肃桓攸父子,另一侧则跟着梁王。庞玄仍如往日所见,跟在平原王身后,即便来这般贵胄府中赴宴,腰上的刀亦不曾解下。而王妃庄氏落着两步,由桓攸的妻子许氏和桓旭的妻子樊氏。

众人忙上前见礼。

平原王看着公子,微笑道:“我昨日就在宫中得知了元初出仕之事。散骑省早说要再添一位通直散骑侍郎,可人选实在难以抉择,故拖延许久。而温侍中以元初为人选之后,异议无,可见元初才学出众,果名符其实。”

公子亦微笑,道:“殿下谬赞。”

平原王又看向长公主,道:“庞太尉今日原本也要来,可午后忽觉身体不适,却是腰疼病犯了,故而不得成行。他托我将贺礼奉上,以表歉意,还请姑母勿怪。”

长公主笑得和气:“殿下哪里话。也不知太尉身体如何,可请了太医?”

平原王道:“太尉身体无妨,不过是旧疾复发,将养两日便会好转。”

长公主颔首:“如此,我便放心了。”

说罢,众人皆拥着平原王往席中而去。桓肃、桓攸与桓旭陪伴在平原王身侧,似众星捧月;长公主则与两个儿妇一道陪着王妃庄氏入席。行走间,言笑晏晏,颇为和乐。

“这平原王可真是与从前大不一样。”青玄望着,意味深长地说,“从前何曾见他如此意气风发,似皇帝临朝一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宴席是为他办的。”

我用手肘碰一下他,示意他慎言。

青玄撇撇嘴角,不再多说。

长公主的宴席一向jīng致,席间,各sè珍馐美味流水一般呈上,堂下乐人缓歌,宾客觥筹交错,却是数月来少有的轻松。

不过贵胄们就算享乐,也自有规矩。如青玄所言,这宴席看上去像是为平原王办的。酒过三巡之后,宾客们各自走动,攀谈饮酒。而身边最热闹的不是公子,而是平原王。这般聚宴无甚规矩,几乎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到了他身边来,坐了里三层外三层。..cop> 而平原王似乎对这般场合很是受用,他倚着凭几,手里端着一杯酒,神态悠然,chún含浅笑。

赵王是大鸿胪,一向健谈,此时正坐在平原王的身旁,与宾客们讲述着外邦来朝时闹的笑话,言语风趣,众人时不时大笑起来。

平原王亦笑,对另一边的梁王摇头道:“外邦远离教化,不识道理,以致做出些许无状之事。”

梁王附和道:“正是。年初时委奴国来朝,圣上本着教化四海之心,赐以经典千册,委奴国使者以为天恩慈爱,感激不尽。”

平原王又看向城阳王,道:“我多日不见皇弟,今日去探望太后,还想与皇弟说说话,却也不见踪迹,最近可是在忙些甚?”

城阳王道:“近来少府那边送了些新制的蜀纸和丹青,甚是好用。近来宫中无事,我便在府中研习作画。”

“哦?”平原王似乎很感兴趣,“画了什么?”

“花鸟海棠,还有枫叶。”城阳王道,“我新得的朱砂甚好,枫叶画出来sè泽鲜而饱满,皇兄若喜欢,我明日让人送两幅过去。”

平原王颔首:“如此甚好。”说罢,他向庞玄道,“你那新居陈设甚是寡淡,我看那室中摆置皇弟的画,倒是正好。”

庞玄莞尔:“多谢殿下。”

那边说话的声音传到这边席上,公子和沈冲相觑了一眼,各不多言语。

对于平原王的喧宾夺主,公子无异sè。他坐在席上,与沈冲说着话,各是淡然。

“公主待宁寿县主身为亲切。”沈冲看着上首,忽而道,“也不知豫章王回到豫章国不曾。”

我跟着看去,只见长公主不知什么时候让宁寿县主坐到了她的身旁,看样子,相谈甚欢。宁寿县主面上带着笑意,甚为娇俏。

忽然,她的目光朝这边看过来,我随即将视线移到一边。

只听公子问道:“你打算何时回东宫?”

沈冲道:“快了,再将养两日便会回去。”

公子颔首。这时,又有人上前来与公子叙话,二人只得停下,各自应对。

时已入夜,桓府中仍有余兴之乐。宴饮之后,园中点起明灯,将各处园景照亮。家伎们装扮艳丽,奏乐起舞;仆人们则在灯下花间设下案席以及投壶棋博等物,招待宾客们继续游乐消食。

宾客们欣然而往,男宾或饮茶闲谈,或玩乐赏乐;女眷们则在许氏和樊氏的招呼下,到亭台水榭去闲坐。

“怎不见长公主与县主?”她们往那边去时,我听闻一位女眷向许氏问道,“方才还在。”

“方才县主的衣裳沾了酒水,姑君带她更衣去了。”许氏微笑道。

我望了望长公主离去的方向,心中了然。

长公主本来想让我一同与宁寿县主密谈,我对她说,宁寿县主为人谨慎,若是我在旁边,必然不会畅言。长公主觉得有理,遂作罢。

其实就算我不出面,宁寿县主想来也会怀疑到我头上。不过就算如此,我也不打算与宁寿县主有过多牵扯,毕竟我打算不久之后便逍遥自在去,无关紧要的枝节,越少越好。

公子和沈冲等人与一干年轻子弟在席间闲聊,我无所事事地站在一旁,正想着长公主那边事情如何。忽然,身后一个声音传来,不高不低:“你可是云霓生?”

我回头,却见是个内侍。未几,我想起来,他是平原王身边服侍的,方才一直跟在平原王身后。

“正是。”我说。

“殿下想要见你,随我来一趟。”他说。

我讶然,道:“不知殿下何事召唤?”

“此事我也不知,你但往便是。”那内侍道。

我露出犹疑之sè,不由地瞥向公子。只见他正与旁人说着话,并不曾看向这边。

那内侍淡然道:“只离开片刻,桓公子必不会在意。..co

平原王果然今日不同以往,从前那种小心翼翼礼多不怪的做派然没了踪影。

我笑了笑:“如此,有劳内官带路。”

其实不必他说,我也知道他找我来是为了什么事。

近日来,天气晴朗,夜里星象颇为明晰。就在前日,荧惑忽而侵入心宿,正应了我前番在慎思宫里对平原王说的话。他如此凑巧地来找我,自是想要打探些虚实。

桓府中也有为贵客设下的更衣之所,虽不如新安侯高蟠家中的那样浮夸,但亦是豪奢而不失雅致,京中闻名。

平原王就在最华美的一间里,我进去的时候,只听窸窸窣窣的低语传入耳中,他斜卧在软榻之上,与他同它而坐的,是庞玄。

“云霓生。”看到我,他微笑,准确地唤出了我的名字。

我一脸谦恭讨好之态,上前行了礼:“奴婢拜见殿下。”

见了我这外人来到,庞玄也没有起身,仍然坐在软榻上,打量着我,目光颇有些玩味。

“不必多礼。”平原王语气随和,指指下首的榻,道,“坐吧。”

我忙道:“奴婢不敢。”

平原王莞尔:“有甚不敢。从前元初入宫时,我便常见你,也算识得。你到了我跟前,亦可似在元初跟前一般,不必拘礼。”

他说出这么和气的话,我着实有些受宠若惊,道:“多谢殿下。”说罢,依言在下首坐下。

平原王又让内侍给我端上茶来,看着我,道:“今日召你来,乃是想与你叙叙话。你那占卜之术,不知是从何处习得?”

我说:“禀殿下,奴婢占卜之术,无人教授,乃是命中所带。”

平原王道:“哦?”

我说:“奴婢出生之时,恰遇天狗食日,而后,日月同辉。彼时一云游方士路过奴婢家中,说奴婢乃yīn阳交汇而诞,可感应天灵。”

这话与我在长公主面前说的不一样,不过无所谓,他们都是心怀鬼胎的人,就算坐在一起聊上一整天,实话也不会超过十句,当然更不会拿我来互相对质。

“哦?”平原王目光微亮,“这般神奇?”

庞玄却在一旁道:“如此,你怎落入了桓府做奴婢?”

我闻言,露出一脸自伤之sè:“将军有所不知,奴婢虽命格奇特,却终是凡人。那方士还说过,奴婢怀此异术,必伤福报,此生命运多舛。奴婢和家人皆不以为然,奴婢还未自己算过命,后来果然家中败落,又遭祸事牵连,奴婢亦落得了这做牛做马的下场。”

我知道平原王必是打听过我的底细,不过从他方才的问话来看,他好奇的是我的占卜之术而不是云氏。想来他和长公主一样,对那些神神化化的东西更感兴趣,而不是什么真才实学。

这也难怪,祖父说过,天下的赌徒都差不多是一般德行,只要让他们相信有捷径能得到大利,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掏钱。

不过如今看来,平原王对我还并非信,否则他找我来说的,就不会只是问问我这本事从何学来。

庞玄还想说话,平原王抬手将他止住。

“如此,我知晓了。”平原王道,“云霓生,你下去吧,来日我若想起别事,再找你来叙。”

我行礼道:“奴婢遵命。”说罢,行礼告退。

走出室中之时,我听到庞玄道:“不过只是应了一事,殿下莫轻信才是……”

“我岂是那般昏聩之人,你莫担心……”

我没有理会,快步回到了花园里。才走到公子身边,只见他的眼睛在四处张望,看到我,定了定。

“你方才又去了何处?”他瞥着我问。

我着实有些无奈,公子近来愈发盯得紧,离开一会便要问,仿佛怕我去杀人放火。

这不是好事,须得治一治。

“我不曾去何处……”我露出躲闪之sè。

公子盯着我,似往日与我辩论时捉到了把柄一般,眉梢微微扬起:“那你方才怎不见了?”

我嗫嚅:“我不过离开片刻,也要说么?”

“说不得?”

“也不是,只是不好说。”

公子不耐烦道:“到底何事?”

我眨眨眼,小声说:“如厕……”

果然,公子神sè僵了僵,“嗯”一声,不太自在地收回了目光。

我心中暗笑,重新侍立到他身后去,望着四周,若无其事。

“我昨夜已与宁寿县主商议。”第二日,长公主对我说,“县主向我担保,说豫章王必无异议。”

我微笑,道:“公主出面,自是无人可拒。”

长公主道:“此女确有主意。昨夜她问我,如何笃定圣上必然康复。”

我问:“公主如何回答?”

“自是再三保证。”长公主冷笑,“只怕她父女二人也不会信,到时定然还要留些退路。”

我说:“豫章王乃jīng明之人,只要此事顺利,他定然不会错过时机。”

长公主缓缓颔首,片刻,叹了口气:“霓生,我想,还是须得去见一见董贵嫔。”

“哦?”我讶然,她果然还是按捺不住。

“只是内宫之中,皇后眼线众多,只怕不易。”长公主道。

我说:“公主去董贵嫔宫中倒是无妨,她久来无人过问,宫人寥寥无几,且都是多年的老人,议事比太后宫中方便。”

长公主道:“话虽如此,还缺由头。”

我笑了笑:“奴婢自有办法。”

隔日之后的夜里,董贵嫔殿阁边的一棵老树被风吹断了枝干,将屋檐压塌了一角。

听说此事之后,我知道长公主还是着手准备了。这并不意外。就算皇帝那边形式顺利,不须秦王出手,长公主也不过是给他安排了一门亲事,这买卖毫无损失,谁人都能想得明白。

太后正在卧病,闻讯之后,令长公主备上些滋补之物,到董贵嫔殿中探望,慰问压惊。

长公主去之前,问我:“董贵嫔在宫中稳居多年,非无谋之辈,贸然说起此事,只怕她不会轻易应许。你可有言语之策?”

我说:“如公主所言,无论公主贸然与否,董贵嫔必不会即刻表态,故而此事须缓而图之,不可cào之过急。奴婢听闻,董贵嫔宫中常年供奉一个灵位,可有其事?”

长公主颔首:“正是。那是庐陵王之位。”

“庐陵王?”

“庐陵王是董贵嫔之子,可惜年yòu即夭折,未及成年。”

我说:“奴婢曾闻,董贵嫔当年在宫中甚为受宠,连袁太后也要礼让三分?”

“确实。”长公主道,“她当年诞下皇子之后,可与袁后分庭抗礼,且因袁后无子,朝中一度有废立之议。可惜不过三年,皇子因一场风寒而去,先帝亦甚为怜惜,将亡子封了庐陵王,后来又将秦王过继给了她。不过虽是如此,董贵嫔也难免风光不继,从此门庭冷落。后来董贵嫔自请入宫中的道观中清修,除专心抚育秦王之外,不再理会宫中之事。故而多年以来,虽宫中多有风雨,董贵嫔却可安然至今。”

我心底摇头,死了个儿子,恩情便说断就断,先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这董贵嫔倒是识时务,懂得进退之道,也算活得明白。

“董贵嫔既曾与袁后争锋,想来当年亦曾是心高气傲之人。”

“正是。”长公主道,“想当年我与圣上年yòu之时,每当见到董贵嫔,皆不敢高声言语,唯恐冲撞。”

“可先帝过后,董贵嫔仍是原来封号。若按往例,董贵嫔曾育有皇子,又有一皇子在她名下收养,当封太嫔。可她却仍是原来封号,不知何故?”

“还不是袁后之故。”长公主道,“袁后对董贵嫔一向怀恨在心,虽不得由头将她废黜,但也决然不会给她一点好处。先帝去世后,董贵嫔一度长居庙观之中,如同出家。”

我又道:“奴婢听闻,当年高祖登基之时,属意的太子人选并非先帝,可有其事?”

长公主讶然,道:“确有。高祖元配张皇后只有一子,便是嫡长晋怀王,他在高祖称帝之前便已去世,而后,皇后亦薨。高祖一直未再立后,便是因为在太子人选上徘徊不定,悬而不决。”

“不知先帝如何得了太子之位?”

长公主道:“此事亦乃袁氏之力。当年高祖的母亲刘太后,是袁氏表亲。先帝娶于袁氏之后,不仅得了袁氏大力辅佐,亦得了刘太后支持。高祖立储之时,刘太后力排众议,最终将先帝立为太子。”

我说:“如此,公主到了董贵嫔面前,可与她先说说庐陵王,再说聊一聊先帝之事,董贵嫔自会有所主张。”

长公主狐疑不已。

“董贵嫔多年修习黄老,往日她到太后宫中,皆沉默寡言,而闻得我等说起政事时,亦是漠然之态,莫非如今却会突然转性?”

我笑了笑:“她先前之所以不问世事,乃是无所倚仗。便如当年,她有皇子在手时,可曾向袁后示弱?秦王一旦事成,她便是太后,何人会不心动?”

长公主看着我,不置可否。

不过她并没有耽误,太后旨意下来之后,她即备了礼品,往董贵嫔宫中而去。半日之后,她从宫中回来,告诉我,如我所言,董贵嫔并未表态,但她并未像从前那般无兴趣,相反,她与长公主谈起了些近来的宫中之事,还问起了皇帝的身体。

我知道此事已有了门路,道:“想来假以时日,董贵嫔必有消息。”

长公主颔首:“但愿如此。”

此事倒是顺利。

就在公子入朝的前一日,董贵嫔宫中传来消息,说她头疼病又犯了,夜不能寐。太后仍旧将长公主派去探望,长公主没有怠慢,当日即又带着些名贵的补品进了宫城,往董贵嫔宫中而去。

此番,她带上了我。

在公子面前,她推说前两日聚宴时,杨氏说近来不顺,要我给她算上一算,今日刚好都要入宫探望太后,便带我一道去。

公子皱眉:“霓生虽会卜卦,却非万能,怎么什么事都让她算?”

长公主道:“算一算又何妨,那是你表舅母,你便如此吝啬?”

公子道:“我也去。”

“都是些妇人之事,你去做甚。”长公主道,“且今日你父亲兄长都不在,家中若有宾客来访,连个出面的主人也没有,成什么样?”

公子被长公主一番道理堵回来,只得作罢。

“如此,母亲早去早回。”他说着,看我一眼。

“知晓了,你回去吧。”长公主说罢,在内侍的搀扶下,转身登车。

车马辚辚离开府前,往内宫而去。

“元初对你甚为在意。”路上,长公主忽而道。

我愣了愣,看向她,只见她似笑非笑,描画jīng致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公子方才必是又疑心奴婢参与大事谋划,故而那般说话。”我说。

“我说的不是方才。”长公主道,“我说的是他去淮南之事,你有何说法?”

她终究还是问起了。我并不慌乱,拿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答道:“此事,奴婢亦问过了公子。那时公子在雒阳无事可做,又无游乐,实在腻烦了,便想出去散心。那时他正好闻得奴婢在淮南,公子从未去过,便索性也跟了去。”

“哦?”长公主看上去不置可否。

我无辜道:“奴婢所言句句是实,公主若不信,不若去问公子。”

其实我希望她继续驳斥我,认为我嘴硬狡猾,实则对她的宝贝儿子图谋不轨,然后打心底想把我赶走。

可惜长公主并没有坚持,只淡淡道:“罢了。”说完,不再理会。

目录
新书推荐: 带着位面交易回七零 她谁都不爱 豪门天选之女 给你一个亿,回到我身边 霸道影帝的偏执宠爱[娱乐圈] 黎明之后 警魂 豪门大佬争着要娶我 当男主黑化后我被迫成了白月光 奶味总监太撩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