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考验(1/1)
对于程处渊这种毫不纠缠的态度,李世民倒是十分的欣赏。
在座的这些大臣,很多人都能想通其中的关节,也能明白这中间的点点滴滴。
这很正常,因为这些人哪个不是各有心思的老狐狸呢?
但是程处渊这么一个孩子,却也懂的这么多,这很让人惊讶。
“好!虽然你长的与你爹不像,但是至少这个脾气,还是有那么点意思的!”
“那朕就随口考你几个问题,朕非常期待你的回答。”
李世民看着程处渊,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好像看到程处渊笑了一下。
这个笑容看起来十分的隐蔽,但是那一瞬间,李世民好像是看到了。
只不过李世民也不能确定...
“请陛下出题!”
程处渊丝毫没有任何变化,继续等待着李世民出题。
“朕曾听闻,你将你所居住的地方提名为‘陋室’,然否?”李世民问道。
“陛下真是好记性,那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年轻时不懂事,让陛下见笑了。”
程处渊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还知道这件事。
当初跟程咬金闹翻之后,程处渊找到了现在所居住的居所,花钱买了下来。
当时脑子一热,便自己写了块匾额,名字就叫“陋室”。
只不过这个牌匾挂了不到半个月,程处渊又觉得有些不太好,所以便给取下来了。
现在那块匾额,早就被程处渊劈了当柴火烧了。
“既然如此,朕想问你,为何你会起名为‘陋室’?”
“不要用一些假的答案来蒙朕,你的回答,间接影响了你在朕心中的形象。”
李世民意有所指的看着程处渊,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个形象,是一个臣子的形象,还是一个驸马的形象!
但是李世民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这句话说出来,程处渊就绝对不会骗他。
其实本来程处渊就没有骗他的意思,只不过程处渊在思考一件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程处渊竟然迈起了步子,开始在宴会厅中央走来走去。
既然李世民让程处渊说实话,那程处渊便说实话好了。
之所以取“陋室”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这篇《陋室铭》,程处渊当初就是想装x。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当程处渊说到这两句的时候,李世民的身躯微微一震。
好大的口气!
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但他并不打算打断程处渊,他想听完这首长短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
到了这里,程处渊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他再一次朝着李世民躬身行礼,轻轻的吸了一口气。
“当初只不过是我想激励自己,身居陋室但却要有大志向,所以才作了这首长短句。”
“只是后来想想,有些东西,只需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不必告知别人。”
“所以我便将那‘陋室’的牌子,给摘了下来。”
程处渊的声音不大,但是却清晰的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在座的这些人,除了一些武将之外,大多都是能听明白这首长短句的意思的。
这首长短句里,并没有太多的东西,只有一个意思。
我,程处渊,有才之人!
跟我往来的人,无一不是有学问的人,而我的能力,可比诸葛孔明和杨子云!
诸葛孔明和杨子云是什么人,恐怕在座的无人不知。
一个是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另一个则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思想家,汉赋四大家之一!
虽然在长短句中,程处渊只是拿他的房子和诸葛亮以及杨雄的房子对比,但是实际上谁都知道,程处渊是在拿自己,对比他们这两个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程处渊,你的志向,倒是不小啊!”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一眼程处渊,对于眼前这个年轻人,李世民可是了解的不少。
当年如果不是他,恐怕现在长乐公主已经与长孙冲定了亲。
李世民真的想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哪儿来的魔力,竟然让自己的女儿神魂颠倒。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志向远大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志向。”
“孟子曰: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我等人类,与禽兽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有志向,而且还可以付出行动,去完成自己的志向。”
程处渊不卑不亢的回答了李世民的话,对于志向是否远大,程处渊从来不觉得是问题。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知之人常立志。
这话总是没错的。
“不错...不错。”
“若你的志向真如你刚才那首长短句所说,那朕的大唐,可是要出一位栋梁之臣了啊。”
李世民的话,让不少大臣有些色变。
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将程处渊纳入了考核的范围了。
出一位栋梁之臣。
这句话,李世民已经默认程处渊以后会是大唐的臣子了啊!
“陛下谬赞了,我既不是官吏,又无勋爵傍身,栋梁之臣不敢当。”
“只愿父母身体康健,自己衣食无忧。”
“教教学生念书识字,已经是我最大的爱好了。”程处渊淡淡的说道。
拒绝了!
谁都没想到的是,程处渊竟然拒绝了李世民的“招揽”!
现在说招揽有些不太合适,但是程处渊话里的意思很明白。
不想当官!
或者说,在程处渊的意思里,教学生读书识字,甚至比做官还有诱惑力!
在座的大臣虽然没有一片哗然,但是不少人都对程处渊有了不同的看法。
李世民也眯了眯眼,这个小子...
“呵呵,朕倒是期望,你能成为你刚才所说的那种人。”
“朕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
“突厥日前又派人来,想求娶朕的公主。”
“若你为朝廷大臣,你觉得是否要答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