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程处渊的硬伤(1/1)
程处渊的这一句话,把李世民给问愣了。
什么叫真话?什么叫假话?
坐在程处渊对面的房玄龄神色十分惊讶,他完全没想到,程处渊敢这么说。
谁敢在皇帝面前,问他说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怎么说?假话又怎么说?”
李世民看了一眼程处渊,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
程处渊这种态度,倒是也引起了李世民的一些好奇心,他十分想听一下,程处渊到底会说点什么。
如果真的能说出点有用的话,那倒也罢了。
但是如果程处渊是在哗众取宠的话,那李世民就更有理由揍他一顿了。
“假话其实很简单,其实陛下你也能猜的出来。”
“这个想法真是绝世妙计,这种办法不知道是哪位神仙人物想出来的好办法,我程处渊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果能见到这位神仙人物,一定要跟他好好学习一下。”
这些话听起来就十分浮夸,再搭配上程处渊那面无表情的脸色,更是反讽意味十足。
本来前面那两句话李世民还挺开心,但是越听到后面,李世民的笑容也都凝固在了脸上。
因为这些话...莫名有些刺耳!
再看着程处渊的表情,李世民更确定,程处渊在讽刺他。
“呵呵...那真话呢?”
李世民忍住了内心那种想一巴掌拍死程处渊的冲动,打算等程处渊说完。
对面的房玄龄实在是为程处渊捏了一把冷汗,这个程处渊,实在是有点太大胆了吧?
而程处渊却没有说错话的自觉,还自顾自的喝了一口茶水。
“如果是真话,那我只能说,陛下有些异想天开了。”程处渊笑着说道。
“此话怎讲?”
“若你不说出理由来,那就别怪朕要治你个哗众取宠之罪了!”
李世民淡淡的看了程处渊一眼,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但是程处渊却大体能了解李世民的心思,现在李世民肯定不高兴,甚至可以说愤怒。
毕竟想了好久的办法,被程处渊一句话给怼回去了,李世民能高兴了才怪。
“我理解陛下想把这本书推向大唐的原因,那是因为陛下想教化万民,这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陛下却忘了一件事...”
“那就是名声!”
程处渊再次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
其实程处渊还有一句话没说,李世民推这本书的目的,哪是教化万民,无非就是向整个大唐的百姓发出他的声音。
从侧面提升他李世民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提升一下李世民的名声。
要知道,在很偏远的地方,甚至有的百姓不知道已经改朝换代了,甚至以为现在还在隋朝的年代。
这种事并不稀奇,毕竟在这个年代,人们之间的来往其实仅限于临近的村子。
有些住在深山里的百姓,他们的消息是非常闭塞的,甚至有很多人,只知世家,却不知当朝皇帝。
李世民要把《三字经》推出去,目的大部分就是为的这个。
“名声?”李世民皱了皱眉。
“你想说什么就大胆的说,朕没空在这里跟你弯弯绕。”
李世民实在不想跟程处渊打哑谜,他没那个心情,也没那个精力。
“那我先问陛下一个问题,陛下觉得《三字经》这本书怎么样?”程处渊问道。
“嗯,不错,算是不错的幼儿启蒙书籍。”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些事情是必须要承认的。
“那陛下也知道,我今年不过十六岁,如果外界知道了,这本《三字经》的作者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写的,他们会信服吗?”
“换句话说,哪怕他们心里觉得这本书写的不错,但是他们就一定不会昧着良心说话吗?”
程处渊看着李世民,言辞稍稍有些锋利。
这种事不仅在后世有,在这个年代,甚至比后世更严重。
打压后辈这种事,还是要分人的,若是你是我家族子弟,那我绝对不会打压你,反而会帮助你,以后为家族效力。
但是你不是我们家族的人,还想要一步登天?
那不好意思,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就算你再有才华,文学界几位大佬一起联手,恐怕白的都能说成黑的。
到时候再来一个不怎么要脸的大儒,说这本书是他写的,但是却被程处渊偷去了。
那人们是相信程处渊这个无名小卒能写出这本旷世著作,还是相信那位大儒能写出《三字经》这本书呢?
当然,这种事并不经常出现,毕竟这个年代的人,大部分还是要脸的。
但是如果李世民想用他的手推动这本书,那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五姓七望与李世民的蜜月期现在已经慢慢结束了,双方再一次回到了世家与皇帝对立的局面。
虽然现在还没有撕破脸,但是很多地方,李世民已经开始后悔了。
而经过程处渊这么一说,李世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你继续说。”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说句有些狂妄的话,若是真比真本事,我的能力未必比那些成名已久的前辈要低。”
“但是年龄是我的硬伤,陛下若是想用这本书做点什么事,恐怕要好好想想。”
程处渊这些话说的已经足够透彻了,李世民也明白了程处渊的意思。
坐在一旁的房玄龄也皱起了眉头,这件事的确也是他没想到的。
作为关陇集团的一员,他们与五姓七望就是天然的对立面。
房玄龄觉得这么办法不错的原因之一,那是因为这本书的确可以为李世民争取更多的名声和好印象。
只有李世民皇位坐的越稳,他们这些关陇集团的地位也就越稳。
看着程处渊如此淡定的表情,房玄龄突然灵光一现。
这个程处渊,不会想到了办法了吧?
想到这里,房玄龄的心中就忍不住有些惊骇。
如果是现在想到的,那程处渊的确有急智,虽然不知道办法怎么样。
那如果程处渊在之前就想过呢?
第二种的猜测如果成立,那程处渊为什么会猜到李世民会有这种想法?
难不成从一开始,这本书传到李世民的手上,就是程处渊安排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