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1)
听说六殿下骑马前来迎接, 太子楚忻立刻吩咐停下马车。
这厢, 楚忻刚从马车上下来,楚恬就骑着追影到了。
“二哥!”还隔着老远, 楚恬就兴冲冲地朝楚忻招手。
“六弟小心!”楚忻紧张楚恬, 生怕楚恬从马背上掉下来摔着,赶忙迎上前。
楚恬连忙勒停了追影,灵巧的从追影背上翻下来,稳稳落地。
他冲一脸紧张的楚忻浅浅一笑, “二哥,我来接你了。”
“方才多危险, 万一从追影背上摔下来可怎么好, 往后不许再这样了。”楚忻叮嘱说, 无论讲话的神情还是口气, 都不像兄长,倒像是爹。
常言道“长兄如父”, 事实上, 楚恬还真是由太子楚忻这个兄长一手带大的。
当年, 楚恬的生母叶昭仪病逝以后,年仅五岁的楚恬便被接到楚忻的生母, 也就是先皇后沈氏身边抚养。
那一年, 楚忻已经有十二岁了。
尽管楚忻已经搬到东宫去住, 且一日有大半日都在勤政殿随他父皇听政议政, 但楚忻还是很关心楚恬这个弟弟, 总会想法子挤出工夫到凤仪宫来陪楚恬玩。
六年前, 也就是楚恬八岁那年,先皇后沈氏被萧贵妃毒害身亡。
楚忻失去母亲,悲痛难抑,心里却依旧记挂着楚恬这个又变得无依无靠的弟弟。
楚忻向他父皇请旨,说他想接六弟到身边,亲自照料。
皇上对楚忻这个儿子是疼进了骨子里,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楚忻的请求。
自那以后,楚恬就一直随楚忻住在东宫,兄弟俩同吃同住,形影相伴。
直到三年前楚忻成亲,楚恬才搬出北宸宫,搬到了临近的瑶光宫住。
有这样的情分在,楚忻与楚恬虽非一母同胞,却比打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兄弟还要亲。
楚恬待楚忻如兄如父,敬重万分。
而楚忻待楚恬,借用宫人们的话说,太子殿下拿六殿下当宝,是放在心尖尖上宠爱的。
“弟弟听二哥的话,往后再也不这样了。”楚恬乖巧应道,又冲楚忻一笑,“两个多月不见,我可想二哥了,二哥可想我?”
对楚恬,楚忻根本就严厉不起来,他拉过楚恬,笑呵呵的将人好一通打量,“这个夏天六弟长高了不少,就是身板还是太单薄了。你说你,怎么就光长个,不长肉呢?”
“二哥,我早说跟你过,我这不是单薄,是精壮。”楚恬一边说,一边使劲儿拍了拍自己的手臂,“二哥不信可以摸摸看,可结实了。”
楚忻促狭一笑,作势要挠楚恬的痒痒,“来,让二哥看看。”
楚恬特别怕痒,见状转身就要跑,却被楚忻抓着跑不了。
兄弟俩小孩子似的闹作一团,谁敢相信这两位一位是平日不苟言笑,端稳持重的太子殿下,一位是温雅沉静,风度翩翩的六殿下。
“你们兄弟快别闹了,地上湿滑,仔细摔着。”太子妃何琪华从马车里探出头来,柔声劝说道。
兄弟俩这才停止疯闹。
楚恬赶紧站直了身子,冲太子妃一礼,“给二嫂请安。”
太子妃冲楚恬招招手,“六弟快来,我才泡了一壶六弟喜欢的六安瓜片,六弟快来喝。”
“二嫂亲手泡的茶,我自然要喝。”楚恬立刻朝马车走去。
楚忻也与楚恬一同回到了马车上。
护送太子与太子妃的队伍,又继续朝着昌宁行宫的方向行进。
连下了两天的雨,空气又湿又冷。
楚恬今儿穿的不多,又迎着风骑了七八里地的马,身上有些发冷。
一杯热茶下肚,身上便觉得暖和了好些。
原本稍稍有些发白的脸,也渐渐有了些血色。
楚恬生得好看,是那种第一眼就惊为天人的好看。
太子楚忻与楚恬眉眼生的有些像,也好似从画中走出来的人一样。
要问楚忻和楚恬兄弟俩,谁生得更好看,真真是难分伯仲。
可若问云栖,云栖一定毫不犹豫地答,自然是阿恬更好看。
太子生得好,太子妃何琪华也生得样貌不俗。
虽不是什么倾世美人,却也清丽可人。
与太子也算是一对璧人,看着十分般配。
见楚恬的茶碗空了,太子妃又立刻为楚恬斟满。
楚恬谢过太子妃以后,才问他二哥,“二哥原定是正午之前就能到,为何这个时辰才到,是路上遇到什么事耽搁了吗?”
楚忻不瞒楚恬,如实说:“六弟不知,之前,淑妃的事刚传到京都城,长宁大长公主就派人递了帖子入宫,说要见我。
淑妃的案子事关重大,没有父皇的指示,我不好冒然行事,便将长宁大长公主的帖子退了回去。
我原以为长宁大长公主会知难而退,却不想她在竟然在我和你二嫂启程离宫,前来行宫的路上拦车求见。”
楚恬惊讶,“长宁大长公主竟然敢拦当朝太子的车架?”
楚忻轻叹了口气,无奈道:“淑妃和长宁大长公主真不愧是亲娘俩,二人是一路性子,都那么骄狂任性,胆大妄为。”
“二哥,你是怎么脱身的?”楚恬好奇。
楚忻说:“长宁大长公主到底是父皇嫡亲的姑母,是咱们嫡亲的姑奶奶。即便抛去这层情分不讲,长宁大长公主背后还有整个宗室撑腰,我不好太不给她脸,便见了她一面。只是长宁大长公主的为人,六弟也知道……”
话讲到这儿,楚忻便没再讲下去,楚忻也没追问。
长宁大长公主是什么为人,楚恬当然晓得。
加上这一朝,被三朝皇帝骄纵惯了的人,哪里会放下身段,恭敬且富有诚意的去求人。
楚恬想:以长宁大长公主的性子,一定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长辈姿态,威逼他二哥替淑妃求情。
楚恬私以为,女子性子要强些没什么不好,但性格太霸道强势,就很难让人喜欢了。
他就很不喜欢长宁大长公主。
楚忻跟楚恬一样,也很不喜欢长宁大长公主。
“六弟可知,父皇预备如何处置淑妃?”楚忻问。
楚恬摇头,表示不清楚,“父皇迟迟未下决断,兴许是在等着二哥过来,想与二哥商议此事。”
“淑妃眼下何在?”
“暂时幽禁在她的处所。”
“七妹呢?可有受淑妃连累?”
“有。”楚恬答,详细的将之前发生在七公主楚思身上的事,全跟楚忻讲了。
楚忻听完以后,眉头紧蹙,愤慨万分,“算计一个小姑娘,算什么本事!”
太子妃何琪华,是七公主楚思为数不多的,看的上并愿意与之来往的人。
太子妃与楚思虽然不是很亲厚,却也算有些交情。
听说楚思病重,太子妃不免悬心,“六弟,七妹眼下怎么样了?”
楚恬答:“人暂时安置在皇后娘娘那儿,由皇后娘娘看管照料。至于七妹的病,已经开始转好了。”
太子妃松了口气,“人没事就好。”
“那些被无辜拐带出宫,关在那种地方的宫人呢?”楚忻又问楚恬,“父皇有没有说预备如何安置他们?”
“事情刚出,那两处地方就被查封了。但因临时找不到能一气儿安置那么多人的地方,眼下那些被拐带的宫人就还住在原来的地方。”楚恬说,“听父皇的意思,是打算赏赐这些宫人每人一些银两,让他们各自回乡,另谋出路。”
楚忻微微摇头,怅然道:“另谋出路?另谋什么出路?各自回乡?他们哪还有家乡可回?”
楚恬与他二哥是想到了一处。
“各自回乡,另谋出路”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可对那些被无辜拐带至青楼和象姑馆,并在其中受尽屈辱与折磨的宫人们来说,这太难了。
楚恬知道,凡是将女儿送进宫里做宫女的爹娘,十有八九都重儿轻女。
将女儿送进皇宫为奴能得到一份银子,女儿每月领到的月钱也多半会到他们手上。
待到女儿到了年纪出宫,再将女儿嫁出去,又能赚得一份彩礼钱。
他们就这样无比精明又狠心地榨光自己女儿身上全部的价值。
这样的爹娘还算好的,更有狠心的爹娘,女儿刚出宫摆脱了奴婢的身份,他们转头又将女儿卖到富户人家为奴为婢。
简直枉为人父人母。
还有更甚者,所作所为简直不配为人。
宫女都是这样,太监的境遇只会更加悲惨。
楚恬想:父皇赏赐银两,让那些被无辜拐带至青楼和象姑馆的宫女太监回乡,让他们回去过平静安稳的日子,这份心意是好的。
可事实上,等待着他们的并不是什么安稳的日子,而是真正的末日。
见兄弟二人都面色凝重,太子妃连忙温声劝道:“你们兄弟先别急着丧气,等回头见到父皇,父皇若提到此事,你们大可说出你们的考虑。父皇睿智且仁慈,若你们兄弟说得对,父皇保不准就会改变主意。”
太子妃的话让楚忻感到豁然开朗,“琪华说得对,瞧我,最近总是这么容易焦躁。”
太子妃望着楚忻,满眼疼惜地说:“你头一次担监国大任,殚精竭虑,夙兴夜寐。这两个多月,你太累了。趁此番来行宫陪父皇过节,你就好好让自己松快松快吧。”
太子妃说着,冲楚恬一笑,“六弟,我就把你二哥交给你了,你跟五弟带着你二哥好好玩一玩。”
“五哥也是这么说的,说二哥监国辛苦,等二哥来了以后,一定要想几个好主意,让二哥能松快松快,高兴高兴。”楚恬应道,“五哥说,想在中秋过后,办一个赛马大会。”
一听说赛马,楚忻立刻就来了兴致,“赛马好,咱们就办一个赛马大会。六弟,这事儿你俩可跟父皇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