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1/1)
景嫔将手中的书合上,随手放到了一边。
“三皇子虽然一直都不招陛下喜欢, 前不久还因当面顶撞陛下, 被陛下罚禁足思过, 但三皇子到底是陛下的亲骨肉。眼下三皇子骤然出了这样的事,陛下自然很痛心。至于贤妃……”
景嫔目光微凛,“心够狠的,简直不配为人母。”
景嫔的意思是, 是贤妃设计三皇子堕马受伤的?
贤妃为何要这么做?
云栖在心中飞快思索。
难道说, 贤妃是想借此陷害太子殿下?
据云栖所知,太子殿下一向与人为善,除了当年曾因婚事与镇国将军府结怨以外,再没听说太子还曾与谁有过节。
太子和贤妃之间应该没有什么前仇旧怨。
照理来说,贤妃并无陷害太子的理由。
不对,有理由的!
还是一个相当充足的理由。
贤妃是为了储君之位。
贤妃是想将太子殿下拉下马,扶三皇子做太子?
云栖私以为, 贤妃有些过于异想天开了。
要知道, 当今太子楚忻自出生起,便被当今皇帝永熙帝放在心尖上疼, 是永熙帝心中无二的继承人。
而太子也未令永熙帝失望, 不仅人品贵重, 还文韬武略才德兼备, 是一位极为优秀的储君。
太子不只在朝臣中口碑极佳, 声望颇高, 在民间也一样。
听说数年前, 太子因亲赴渝州救治水灾,安抚灾民,并在灾后亲自督建新的水坝,深得当地百姓的爱重和拥戴。
经此一事,太子在民间的声望与日俱增,受百姓爱戴的程度甚至隐隐超过了皇帝。
可以这么说,除非太子谋逆造反,否则太子的储君地位是无法被撼动的。
贤妃凭什么认为她有本事为她儿子谋夺储君之位?
凭她自己是当今贤妃,母家地位显赫,权势滔天?
云栖在心里不住摇头。
太子殿下是永熙帝的结发妻子,先皇后沈氏所生,是血统最为纯正高贵的嫡出皇子。
太子的外祖父安国公是三朝元老,听说当年还做过永熙帝的太傅,深得永熙帝的敬重。
如今安国公虽已迁回瀛洲老家安家,不在京都城,也不在朝了。
但永熙帝每月都会写信问候,可见安国公在永熙帝心中地位之重。
除此以外,太子殿下的几位舅舅也都很有出息,如今皆在朝中担任要职。
论名望与权势,太子的外祖家安国公府,比三皇子的外祖家敦肃侯府都要更胜一筹。
再有,平心而论,三皇子此人无论人品,才学,还是人缘声望等各个方面,都远不比不上太子。
这不是云栖先入为主故意贬低三皇子,事实就是如此。
若要三皇子以正当的方式与太子殿下竞争储君之位,三皇子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除非太子殿下被废,三皇子作为永熙帝余下的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位,还有些可能问鼎储君之位。
想到此处,云栖的心不由得揪紧。
倘若真叫景嫔猜中,三皇子堕马一事系贤妃一手炮制,那么贤妃的目的就很明确了——诬陷太子凶狠残暴,戕害手足。
贤妃是想让永熙帝因此厌弃太子,令太子声誉扫地。
可单凭这一件事,并不足以令永熙帝生出易储之心。
贤妃有必要拿亲生儿子的命来冒险吗?
云栖心中迟疑。
可俗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没准儿贤妃就是个丧心病狂的赌徒呢?
她就是要破釜沉舟,放手去赌一把呢?
很可惜,她赌输了。
云栖想:若三皇子堕马一事真是贤妃策划,贤妃原本的计划肯定不是让自己的宝贝儿子真的结结实实从马上摔下来。
贤妃应当提前安排好了人手,从旁护着三皇子,令三皇子即便从马上摔下,也只是受些轻伤。
三皇子说不定知道贤妃的计划,并且很乐意配合。
但最后却意外的搞砸了。
自然,这些都只是云栖顺着景嫔的猜测自行推断出来的。
并不是景嫔咬定贤妃是幕后主使,贤妃就是幕后主使。
这其中或许另有隐情。
但无论这回的事是贤妃谋划,还是其他什么人动的手,这事儿明显就是冲着太子殿下来的。
云栖只盼太子殿下能稳住,千万不要中了那居心叵测之人的奸计。
……
第二日午后,趁着景嫔午睡的工夫,有德悄悄过来丽景轩见云栖。
给云栖带来了关于昨日三皇子堕马一事,较为详细的讯息。
有德说,这事儿还要从数日前,就是六殿下刚得知叶老大人病危之事那日说起。
当日上午在尚文馆中,三皇子与五皇子为一些琐事起了龃龉。
三皇子一气之下,挥手砸了皇后娘娘特意派人给五皇子送的糕点和茶。
当时动静不小,还惊动了一队正在附近巡逻的侍卫。
五皇子认为自己的母后受到了冒犯,当即怒斥三皇子,让三皇子为方才的放肆之举道歉。
三皇子则认为自己并无过错,不但不肯道歉,还态度傲慢地提出要与五皇子比赛射箭。若五皇子输了,便要向他下跪磕头认错,并保证以后永远都不再顶撞他这个兄长。
若他输了,他便答应向五皇子道歉。
五皇子当场就接受了三皇子的挑战,并约定三日之后,也就是昨日在崇武馆比赛射箭。
有德喘了口气,又接着跟云栖讲。
听当时在场围观的宫人说,赛场之上战况激烈。
三皇子和五皇子激战了十几回合,五皇子才以一箭险胜了三皇子。
五皇子要求三皇子履行自己的承诺,向他和他母后诚恳道歉。
可三皇子却不肯愿赌服输,转身就要走。
五皇子见状,立马上前将三皇子拦下,不让三皇子走。
见两位皇子剑拔弩张,僵持不下,一个在场边围观的小太监斗胆站出来提议说,不如两位殿下再加赛一场。
那小太监说,两位殿下的箭术不相上下,难分胜负,那索性就别比平地射靶了,不如改比马上射靶。
在奔跑的马上拉弓射箭,更考验射箭的技艺。
谁的箭术更加精湛,一目了然。
三皇子和五皇子觉得这小太监的提起还不错,都同意再加赛一场。
这场加赛原定是三局两胜,五皇子气势如虹,连赢两局。
三皇子不肯认输,又耍赖说改规则为五局三胜。
五皇子痛快答应,接着又漂亮的赢下第三局。
三皇子还是不服,又与五皇子说,之前三局都不算数,他们再比一局,一局定胜负。
五皇子对再三耍赖的三皇子已经忍让至极。
到此,五皇子对三皇子彻底失去了耐心,瞪着三皇子讥讽说,说三哥平日里总是满口礼义廉耻,仁义道德,要求别人做君子,自己却心安理得的做小人,算什么男人。
但骂过之后,五皇子还是应下了三皇子的话,再加赛一局,一局定胜负。
而就是这一局出了事。
有德说,如今三皇子还没醒,这事儿还不好下定论,但在场围观的宫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清清楚楚的看见,五皇子骑在马背上拉满弓弦,专注的射箭靶时,三皇子却悄悄地把箭头对准了五皇子。
听闻三皇子和五皇子在崇武馆比赛射箭,匆匆赶来观战的太子殿下正好撞见这一幕。
太子殿下当即大吼一声,提醒五皇子小心。
而三皇子的箭,几乎同时射|了出去。
电光火石之间,骑在马上的五皇子猛地伏身,箭擦着五皇子的头顶飞了过去。
倘若当时太子殿下没有恰好赶到,提醒五皇子小心。
倘若五皇子的反应没有那么迅敏。
那么三皇子射|出的那支箭,便会不偏不倚射中五皇子的心脏。
太子殿下急忙跑到五皇子身边,在确定五皇子只是受到些惊吓,并没有受伤以后,太子殿下便随手抄起一条马鞭,气势汹汹地冲向冷血无情,竟敢将箭头对准亲兄弟的三皇子。
三皇子大惊,赶忙握紧缰绳,夹紧马腹,骑马跑开。
太子殿下立刻命令在场众人,将三皇子拦住。
众人围追堵截,很快就将三皇子拦住了。
太子殿下走上前,命令三皇子立刻从马上下来。
三皇子坚决不肯下马。
太子殿下气急,大骂三皇子,你这孬种,敢做不敢当,既然你那么喜欢跑,那为兄就让你一气儿跑个够。
太子殿下说完,就扬起手中的马鞭,狠狠抽在三皇子骑的那匹马身上。
马儿吃疼,蹭的就窜了出去。
太子殿下如此,既是为了惩戒三皇子,也是为了让三皇子在马上吹吹风,清醒清醒。
却没想到,马儿还没跑出去多远,三皇子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听完有德的讲述以后,云栖觉得三皇子摔得该。
天大的仇怨,要将箭头对准自己的亲弟弟。
难道只是因为输不起?
若真是如此,那三皇子这个人未免也太心狠,太偏激了。
试想,若太子殿下当时没有恰好赶到,五皇子只怕已经死在三皇子的箭下了。
至于太子殿下,云栖觉得太子其实挺无辜的。
太子殿下不是神而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会恼怒,会冲动。
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换成她应该也会一气之下,冲三皇子挥上一鞭子。
只可惜太子殿下的运气不太好,三皇子就那么巧从马上摔了下来。
对此,太子殿下的确难辞其咎。
但云栖还是觉得三皇子活该,而太子殿下是情有可原。
可永熙帝却并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