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1/1)
“姑姑, 别再说了……”云栖道,眼眶通红,似欲滴血。
赵姑姑闻言,便没再说下去, 她抬手轻轻拍了拍云栖的背,“这些都过去了,你自己不是才亲耳听到, 说景嫔已经改变主意,要保住吴才人腹中这个孩子吗?”
云栖微微点头,努力地消化着她今日所看到听到的一切。
若不是与景嫔形影不离的相处了这么些日子,令她对景嫔的为人和性情都有所了解。
那么今日, 在听到这些事以后, 她一定会认为景嫔是个疯子。
否则,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手段去报仇。
而眼下,她只觉得景嫔是个走投无路的可怜人罢了。
她忍不住去想, 倘若她是景嫔, 她又会用什么手段去报复荣妃。
云栖苦苦琢磨了半晌,也没有想出一个可行且正当的手段。
可见景嫔也是实在无计可施,才会决定用这种阴损残忍的手段, 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庆幸的是景嫔最终幡然醒悟,并决定悬崖勒马。
景嫔真的改变主意了吗?
景嫔会不会转过头来就后悔了, 又要让吴才人杀掉自己腹中那无辜的孩子?
想到此处, 云栖的身子猛地颤了几颤。
她迅速扯开身上的棉被, 忙着要下床。
赵姑姑见状, 连忙将人按住,“好好的,这是要去做什么?”
“我……我怕景嫔娘娘会突然改变主意,还要那孩子去死。”云栖惶然道,眼中的不安与急切满到都快溢出来了。
赵姑姑叹了声气,稍稍犹豫了一下才问:“倘若景嫔真的改变主意了,你有把握能阻止景嫔吗?有把握能阻止吴才人吗?”
她……
云栖顿失了力气,颓然地倒在身后棉被卷成的靠垫上。
她或许有本事能说服景嫔放过吴才人,却没有自信能说服吴才人放过她自己。
吴才人是自愿为景嫔的,九死不悔。
就算眼下景嫔已经决定收手,吴才人也答应了一声“好”,但事实上,吴才人心里或许还依旧怀着向荣妃寻仇,为景嫔报仇的念头。
想到这儿,云栖心头发紧。
觉得眼下她该担心的人恐怕不是景嫔,而是吴才人。
“姑姑说,究竟该怎么办才好啊?”云栖紧紧抓住被她掀到一边的被子一角,慌张又茫然。
“等稍后得了机会,我会好好劝一劝吴才人。”赵姑姑冷静道。
云栖望着赵姑姑,微微睁大眼睛。
赵姑姑大方迎上云栖的目光,“怎么,信不过姑姑?”
“我当然信得过姑姑。”云栖连忙应道,“姑姑愿意出手,自然是再好不过,只是……”
“我是决计不会让你出面去劝吴才人的。”赵姑姑说,“我之前曾答应过吴才人,绝不将向荣妃复仇这件事跟你说,可惜我今日却食言了。
这件事你听过以后,就算忘不了,也只许将这件事藏在心里,别叫吴才人知道你已经知晓这件事了。
不为别的,只当是为了你姑姑的信誉和脸面吧。”
赵姑姑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云栖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答应。
“姑姑,吴才人就是怕我知道这件事以后,会站出来阻止她,才要瞒着我,故意疏远我的?”
“吴才人故意疏远你,就是想让你厌憎她,甚至仇恨她,那么等到来日她出事以后,你就不会太伤心难过。谁知你这孩子是个实心眼,任吴才人如何冷待你,你待吴才人依旧是一片赤诚。”
“我就是不信才人会突然讨厌我。”云栖轻声道,“就算才人真的讨厌我了,我还是会一心一意的对才人好。”
赵姑姑望着云栖,替吴才人欣慰,“吴才人没白疼你。”
“姑姑。”云栖微微向前倾身,拉住赵姑姑的手说,“您得了机会能不能与吴才人说说,说往后不要再假装疏远我了,还待我像从前那样好不好?”
赵姑姑略微有些为难,“不瞒你说,吴才人还一直在为将你献给景嫔的事自责。”
云栖不解,“我不是早就说过,我不怪才人吗?”
“你不怪他,她却怪她自己。”
“那回头姑姑劝慰才人时,再代我向才人说一遍,说我知道她有苦衷,她是逼不得已,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怪她。”
赵姑姑答应的干脆且痛快,“好。”
云栖冲赵姑姑一笑,又作势要下地。
赵姑姑再次将人按住,“你这又要去做什么?”
“之前出来的时候,答应景嫔娘娘找太医疗完伤以后,就去煮几个鸡蛋,拿回去为景嫔娘娘揉脸祛肿。我出来这么半天还没回去,景嫔娘娘那边该等急了,我得赶紧再去煮一锅热乎乎的鸡蛋端过去。”
赵姑姑看着云栖,犹豫了片刻才说:“能想到用那种手段报仇的人,绝非善类,你又何必待她一片赤诚。”
云栖闻言,想都没想就应道:“景嫔娘娘是算不上一个好人,但无论她待旁人如何,她待我是极好的,真心实意的好。作为回报,我也要真心实意的待她好,如此而已。”
赵姑姑无话可说,心道:左右云栖在景嫔身边也待不了多久了,等过完年以后,六殿下从宁州归来之日,便是云栖离开丽景轩之时。
到时候,云栖便能远离后|宫这些是是非非,在六殿下的呵护下,过上安稳日子了。
“你坐着别动,鸡蛋我去帮你煮。”赵姑姑对云栖说。
“姑姑别忙,我自己去煮就好。”
赵姑姑抬手,在云栖的肩头轻轻拍了一下,“还跟我客气起来了。”
云栖没再坚持,十足乖巧的对赵姑姑说:“我听姑姑的,谢谢姑姑。”
赵姑姑温浅一笑,将云栖之前扯开的棉被重新为她盖好,“累了就躺会儿。”然后便起身向屋外走去。
窗外大雪飘飘,屋内一室安静,就连炭火燃烧的劈啪声都清晰可闻。
但云栖的心里却是一片喧嚣嚷闹,根本就静不下来。
云栖将身上的被子往上扯了扯,盖住自己的脑袋,却还是觉得好吵,吵到令她无措,甚至有些委屈。
她忽然好想念六殿下。
她好想见六殿下,好想与六殿下说说话。
宁州可有下雪呀?
六殿下有没有在想她呢?
……
此时,千里之外的宁州首府和安城,刚迎来了今冬第一场雪。
宁州地处岭南,冬日很少下雪。
因此,和安城中的百姓看到下雪,比看到过年时的烟花还欢喜,纷纷走出家门,涌上街头去赏雪。
这热闹的程度,完全不亚于正月里赶庙会。
楚恬生在长在京都城,一入冬,京都城便隔三差五就会降下一场雪。
有时候大雪连下数日才停。
对雪楚恬已经见怪不怪,眼前这小雨似的细雪,根本就入不了楚恬的眼。
而已经足有三年没看过雪的楚恬的外祖父,叶长青叶老大人,一听说下雪了,立马吩咐仆人将屋里的窗户打开,坐在床上抻长了脖子努力地向窗外张望。
明明眼花什么都看不真切,却还是一个劲儿的称赞说,这雪下的美下的好,并一连吟诵了好几首赞美雪的名诗。
楚恬见他外祖父实在可怜,便把张北游叫来,问张北游,以他外祖父如今的身体,能不能下地走走,稍稍赏一会儿雪。
张北游道,府上叶老大人用来藏书的那栋二层小楼,楼前视野开阔,是府上最佳的赏雪之地。
于是,已经卧床近四个月的叶老大人,总算在今冬初雪降临之时,被允许下地行走。
并在自己的乖外孙,以及救命恩人张太医,还有一众仆从的簇拥下,如愿的登上了藏书阁赏雪。
未免叶老大人受寒,张北游不许叶老大人到二楼外的露台上赏雪,只准叶老大人站在室内赏看。
即便如此,叶老大人也已经感到十分满足。
他望着门外那漫天飞雪,险些喜极而泣。
叶老大人诗兴大发,立马吩咐仆从铺纸研墨。
自娱自乐不够,还要拉着楚恬和张北游一起作诗。
楚恬从小到大不知赴过多少赏雪会、赛诗会,写首应景的诗而已,信手拈来,小事一桩。
之前在那些赏雪会、赛事会上写的诗,大都是为应付差事而作。
而今日,楚恬则是怀着极为轻松愉悦的心情,有感而发。
因此,楚恬今日做的诗比从前做的诗要少些匠气,多了一份灵动潇洒。
张北游年幼时,曾是大夏国赫赫有名的神童,五岁时便能三步成诗。
诗性上来,仆从们裁纸研墨的速度,都赶不上他挥毫泼墨的速度。
在作完今日的第十六首诗以后,张北游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正预备再作诗一首,却发现手边没有裁好的宣纸了。
于是便用手肘拐了拐身旁的楚恬,想请楚恬再匀张纸给他用。
谁知拐了楚恬好几下,楚恬都没反应。
张北游仔细一瞧,才发现楚恬正提笔望着远方出神。
笔尖上的墨汁滴落在案上的宣纸上,在纸上晕出好大一个墨团,竟丝毫没有察觉。
六殿下这是又在想念云栖姑娘了
张北游不禁啧啧两声,“云栖姑娘可真可怜呀。”
正走神的楚恬在听到云栖的名字以后,猛地回过神来,略显茫然的盯着张北游问:“你刚刚说云栖怎么了?”
张北游忍笑,故意做出一副正经模样,“‘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殿下总是这样想着云栖姑娘,云栖姑娘岂不是总要打喷嚏。您说可不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