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1/1)
望着楚恬,楚忱心中百感交集。
一个多月前, 他忽染重病, 一连数日高烧不退。
太医换了五六个,汤药也换了七八种, 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
他的脑袋一日比一日昏沉, 耳朵也渐渐听不见声音了。
每日至多有一两个时辰是清醒着的。
每每他睁眼醒来, 总能看见宝庆跪在榻前呜呜哽咽。
他知道他应该活不长了。
可是他还不想死。
对这个人世间,他还心存留恋。
他心里还有惦念的,放不下的人。
他想再见他六弟一面,亲口与六弟说声对不起, 说上回四哥不该躲着不见你, 不该惹你伤心。
他好想, 好想认真的与六弟道个别。
如此, 他便没有遗憾,可以欣然赴死了。
他便是抱着这个念头, 无论如何也要撑着与六弟见上最后一面的念头,才活下来的。
虽然眼下他的耳朵不好了,身子也羸弱不堪,但能活下来,再见上六弟一面,真好啊。
“六弟, 对不起, 四哥之前不该对你避而不见。”楚忱低着头弱弱道, 那神情那语调, 就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楚恬心头猛地一颤,鼻酸的厉害。
他使劲儿吸了吸鼻子,暗示自己不能哭。
小孩子才动不动就哭鼻子,他可是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大人有泪,都是自己往肚子里咽的。
就算实在忍不住想哭,也要躲到没人的地方哭。
左右他不能在四哥面前落泪。
楚恬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地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伸手,扯住楚惟的衣袖一角,轻轻晃了晃,“四哥只说想不想我?”
楚惟望着楚恬,使劲儿点了点头,“想。”
楚恬听后,立刻就笑了,四哥说想他,他真高兴。
见楚恬笑了,楚忱也跟着笑了,那笑容纯澈清朗,将这周围晦暗阴沉的一切都照亮了。
张北游从旁瞧着,觉得这画面很是赏心悦目。
从前,他就觉得四殿下与六殿下的眉眼有些相似,今日两人一同往这儿一站,还真是如假包换的亲兄弟。
四殿下与六殿下不只眉眼生得相似,说话时的神态与语调也像,尤其是笑起来的样子,就更像了。
张北游越瞧就越觉得痛心惋惜,像四殿下这样的好孩子,不该终日被囚禁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冷僻之地。
陛下真该亲眼来看看四殿下,看看他这个儿子有多么讨人喜欢。
“张太医也来了。”楚忱十分和气的与张北游打招呼。
张北游回神,连忙冲楚忱施了一礼,“殿下万安。”
楚忱温声道:“多亏张太医的药,这两日我的耳疾似乎又好了些,今早起来我还隐约听到了鸟鸣声。”
张北游甚是欣慰,“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微臣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张太医太谦虚了,若非……”楚忱话还没说完,身旁小炭炉上的那壶水就开了。
楚忱连忙上前,把水壶从小炭炉上提下来,小心地放在地上。
楚恬见状,也忙凑过去,问楚忱:“四哥,宝庆人呢?”
“宝庆去内务府领月例了。”楚忱答,“昨儿一早起来,宝庆就有些咳嗽,他怕自己是染了风寒,这两日便一直热水不离手。我想着让他一回来就能喝上热水,便点上炉子烧了这壶水。”
宝庆是楚忱的贴身太监,早在楚忱六岁那年,就在楚忱身边伺候了。
七年前,萧贵妃因毒害先皇后获罪,萧贵妃与其母家辅国公府,及其母族萧氏一族,全府全族无论男女老幼皆被诛杀。
楚忱因身上流着楚氏皇族的血,逃过一死,却被皇帝下旨终身囚禁于慎思堂,非死不得出。
宝庆明知一入慎思堂意味着什么,却还是毅然决然的自请进入慎思堂随侍照料楚忱。
自那以后,主仆二人便在这间小小的慎思堂中相依为命,共同度过了几乎与世隔绝的七年。
到如今,两人之间的情分,早已远远超过了主仆,甚至超越了亲人。
别说要楚忱为宝庆烧壶热水,就算让楚忱为宝庆交出性命,他也丝毫不会犹豫。
“风寒不算什么大病,只要及时就医,按时吃药,至多半个月就能痊愈,殿下不必太忧心。待宝庆回来以后,微臣给他好好瞧瞧,保证药到病除。”张北游语气轻快的与楚忱说。
楚忱听了这话,连忙冲张北游揖手一礼,感激道:“那我先代宝庆谢过张太医了。”
张北游慌忙回礼,“殿下如此,可是折煞微臣了。”
楚恬淡淡一笑,一手扶起楚忱,一手扶起张北游,“四哥,廊上风大,不如咱们去屋里说话。”
闻言,楚忱不禁懊恼道:“瞧我,一时高兴竟然忘了请六弟和张太医去屋里坐。快,咱们这就去前头。”
楚恬莞尔,“六哥见着我高兴?”
楚忱老实点头,“高兴。”
“那日后我再来,四哥就不要躲着不见我了。”
楚忱稍稍犹豫了一下,才点了点头:“嗯,我答应六弟。”
楚恬心满意足的舒了口气,笑嘻嘻地说:“我帮四哥提水壶。”
“别,万一不小心烫着可怎么好。”楚忱说着便要自己去提那壶谁,却被楚恬抢先了一步。
“四哥放心,我会仔细些的。走,咱们去前头说话。”楚恬边说,边提着水壶大步走在了前头。
张北游冲楚忱笑笑,“六殿下打小就不是个骄矜的孩子,他乐意提,殿下就由着他吧。”
楚忱点点头,心里却还是怕他六弟会不小心被热水烫着,赶忙追上前,一路提醒他六弟要小心。
从屋后廊上到前院屋里,“当心”“仔细”这些词儿,楚忱没说上三十回也说了二十回。
在看着他六弟稳稳的将水壶放到桌上以后,他才松了口气。
“六弟,张太医稍等,我去给你们沏盏茶来。”
“殿下不必忙,六殿下与微臣是喝了茶来的,这会儿不渴,您快请坐。”张北游对楚忱说,说完又立马望向楚恬。
殿下快瞧,我是不是可体贴可懂事了。
楚恬不出所料的向张北游投来赞许的目光,做的不错,很值得嘉奖一番。
“四哥不必特意招待我们,我们若觉得渴了,自然会向四哥讨水喝。”楚恬边说,边扶了楚忱坐下。
楚忱生怕招呼不周,忙说:“渴了一定要说。”
楚恬点头,在楚忱身边坐下,他没急着与楚忱讲他要出趟远门的事,而是先叫张北游上前为楚忱请脉看诊。
听张北游说楚忱脉象平稳,耳疾没有恶化的迹象,楚恬便放了心,才与楚忱说他要去宁州的事。
听完楚恬的话,楚忱不禁担忧道:“从京都到宁州路途遥远,一路舟车劳顿,我怕六弟的身子会吃不消。”
“此番有张太医随行照料,四哥尽管放心就好。”楚恬柔声说。
闻言,楚忱微蹙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他望向张北游,无比诚恳地说:“请张太医务必照顾好我六弟。”
张北游冲楚忱躬了躬身,“殿下放心,微臣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好六殿下。”
说完,张北游便打开随身的诊箱,从诊箱中取出三瓶药丸,送到楚忱手边的桌上。
“这三瓶药够殿下吃三个月,请殿下务必要按时服药。三个月后,若微臣未能从宁州赶回来,微臣的父亲便会代微臣为殿下准备药,并托可靠的人给殿下送来。”
“劳张太医费心了。”楚忱诚心谢道。
张北游笑笑,“殿下总对微臣这般客气,微臣都不好意思去后院那棵柿子树上,摘柿子吃了。”
“后院树上的柿子熟了?”楚恬问。
楚忱点头,“也不知是什么缘故,今年那棵柿子树结果结的早,从七八日前开始,柿子就陆陆续续的熟了。被霜打过的柿子,吃起来甜得很,我去摘几个下来给六弟尝尝。”
楚忱说着便站起身来,要给楚恬摘柿子去。
张北游见状,立马将人拦住,“摘柿子的事还是微臣比较在行,殿下坐着,让微臣去就摘来。”
楚忱有些不放心,“那树有些高,不好爬。张太医千万仔细,别摔着。”
张北游十分自信,“殿下放心,微臣又不是头一次爬那棵柿子树,绝不会摔着的。”
楚恬清了清嗓子,加重了语气嘱咐说:“你听四哥的,别大意。”
张北游应下,便去后院摘柿子了。
他倒不是真的馋那树上的柿子,只是想让四殿下和六殿下兄弟俩能单独说上一会儿话。
一连数月不见,兄弟俩的确有好些话要说。
楚恬给楚忱讲了不少最近外头发生的事,楚忱则与楚恬讲他最近都读了哪些书,以及读完以后的心得。
楚忱卧房里有一个书架,书架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这些书全都是这些年楚恬陆陆续续给他送来的。
除了书以外,楚忱还有一个箱子,箱子里都是楚恬送给他的各种有趣的小玩意。
楚忱知道,这每一样东西都是经六弟精心挑选,才带来送给他的。
每一样东西上,都附着他六弟满满的心意。
因此,他对这每一件东西都珍惜异常,时常拿出来把玩。
睹物思人,全当是六弟在身边陪他了。
这厢,楚恬刚问到楚忱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回头他给带回来,就见宝庆打内务府回来了。